一所用体育健康“武装”起来的高职院校

2019-08-16 11:09

喜讯!近日在四川峨眉山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上,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的代表队参加了南拳、刀术等项目,在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
建校10年来,东莞职院体育发展迅速,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。“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,以体育竞赛为抓手,大力发展学生身体素质,积极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。”东莞职院党委书记朱益民说。学校创新体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,深化体育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,完善体育竞赛、群体活动工作绩效积分和学生奖惩激励制度建设,成为一所用体育健康“武装”起来的一流高职院校。

加强顶层设计,完善体育工作管理机制

东莞职院成立于2009年4月,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,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和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。

走进东莞职院,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、东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两块牌子映入眼帘,国家体育总局、东莞市体育局授予这里的“两个身份”,彰显出它独特的体育特色。

一所职业院校为何打出“体育牌”?

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,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“这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重要遵循。”朱益民说,“完全人格,首在体育。”在他看来,青少年身心健康、体魄强健是一个国家旺盛生命力的体现,学生必须身心健康,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。

在朱益民的倡导下,全国首个高职院校体育系——东莞职院体育系(大学体育部)于2011年应运而生,引领广大青少年走到阳光下、走到操场上,同时利用优质资源服务社会和珠三角。

“学校紧紧盯住社会体育发展趋势和未来就业前景办学,目前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。”体育系系主任杨乃彤说,“秉承‘管理、指导、服务’6字方针,主要培养从事体育事业(赛事)运营与管理、健身、娱乐休闲、社区指导等一线工作的复合型、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”。

随即,从院系到学校,一套完整的体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了起来:成立了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,制定了管理章程。校体委主任由主管教学校领导担任,机构成员由学校行政、教学、学生处、团委、工会、后勤保卫等管理部门和院系部门负责人组成,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。

站在学校气派的体育场馆群前,朱益民说,学校将体育工作和校运动队竞赛活动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,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。在建设、维护体育场地以及添置体育设施等方面,学校安排年度预算并设置机动经费,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伤害预防和风险管理,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和竞赛意外伤害保险制度。“通过完善体育工作管理机制,健全体育专项经费保障机制,确保了学校体育行政、教学管理及竞赛活动等工作顺利进行。”

深化体育改革,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

作为东莞职院学生,大学体育公共课不及格或未修够学分,想毕业?难!

多年来,学校多措并举,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,推进体育教学、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。公共体育课程实行“三自主”选课制与体育专项俱乐部课程相结合,搭建以提升身体素质和加强传统体育为主的课程体系。

记者翻看学校课程手册,两年4学期、108课时必修课,被写入公共体育人才培养方案;15个项目公共自选课,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程、选教师、选时间;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融入学校体育专项俱乐部教学和训练,并计算教学工作量和修业学分。

“大学体育公共课学分是3.5学分,学生如果不及格或未修够3.5学分,学校将不予毕业。”杨乃彤说。

在体育特色课程方面,东莞职院开设了幼儿基本体操、民族传统体育、球类、户外运动等项目。项目俱乐部课程依托高校运动队和职业技能代表队、职业培训基地及相关竞赛,保障教学质量水平。入选学生通过统一测试评估定级分流,采用初级入门、中级提高、高级参赛晋级模式考核测评,形成了体育专项俱乐部学生以技定级、层级渐进的模式。后备人才梯队储备和目标化管理保障了运动队专技人才的供给,并逐步形成了高职运动队生源补充、流动和提升运营管理机制。

该院副院长表示,体育不及格学生不能毕业,“我们将大学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成绩与学生综合测评、评优评先等挂钩,学生大学公共体育课、体质达标测试和校园阳光跑各项成绩缺一不可,不及格或学分未修满,学校不予毕业,体育各项成绩优秀还可以加分”。

强化内外兼修,促进专业学生成长成才

累计投入资金1.05亿元,体育场馆设施齐全……经过多年努力建设与发展,东莞职院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设施,建立了健身俱乐部、体育文化公司、营地教育基地、体育培训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。

优质完备的硬件资源,激发了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情。近年来,东莞职院学生参加、协助教学团队教师参与体育运动代表队训练竞赛工作,以赛代练,以岗位技能练兵服务全民健身,促进教学相长,在全国和省级体育项目竞赛中获前6名90余项,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。

与此同时,凭借优质的体育专业和师资资源,东莞职院师生走出校门,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体育培训服务,踊跃承办和参加多项国际、国内赛事及培训工作,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和称赞。

体魄要强健,文化素质更需提升。每周四晚,东莞职院体育系都会开展“每周一播”活动,播放人文类、体育类专题片和纪录片,或精彩体育赛事等。“提升体育系学生人文素养,培育优秀校园文化,实现文化育人功能。学生们表示活动很有意义,受益匪浅。”杨乃彤说。

外练筋骨,内练心智,加速了体育专业学生成长成才、创新创业。据第三方调查显示,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东莞职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“就业平均薪酬”“专业认同度”“职业成熟度”三项数据排名,在全校专业中均位列首位。招聘单位对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表示认可。

符恒祥,2014年毕业于东莞职院体育系,2016年12月创办了东莞市恒祥体育培训有限公司,专注体育培训等工作,开展“网球进校园”合作项目,用专业反哺社会。

“实践证明,瞄准一流、聚焦主业、创新发展,体育专业建设是可以在夹缝中生存并取得良好成效的。”朱益民说。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9年07月27日第3版